《王元翰诗集》新书发布活动成功圆满综合
未知
/ 李鹰斐 / 2025-11-19 / 浏览:次
2025年11月15日上午8:30分,《王元翰诗集》新书发布活动如期在华宁县老年大学会议厅举行,华宁县委宣传部、玉溪市文联、玉溪市诗词楹联学会、华宁县诗词楹联学会、通海县、江
2025年11月15日上午8:30分,《王元翰诗集》新书发布活动如期在华宁县老年大学会议厅举行,华宁县委宣传部、玉溪市文联、玉溪市诗词楹联学会、华宁县诗词楹联学会、通海县、江川区、澄江市、红塔区、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等诗河楹联学会均有代表参加,华宁县副县长何文珠参加活动并发表了讲话。该书的顺利出版,凝聚了编纂整理者多年的心血,得益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体现了华宁县委、县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

《王元翰诗集》新书发布,是华宁县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盛事,是传承与弘扬先贤精神的切实举措。先贤王元翰先生是华宁县历史星空上一颗璀璨的星辰,他作为明代著名的言官,心系社稷,清正廉明,不畏权贵,直言进谏,可谓“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王元翰还是一位才情并茂的优秀诗人,弃官后不卑不亢,笔耕诗坛,作品立意高远,思想和文化艺术造诣不凡,其忧君忧国忧民之情怀尽在诗中。其高贵的品质,数百年来一直为后世所景仰。王元翰是明朝历史的一面镜子,也是当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于官于民,可鉴可学,是廉政教育的典范。

据活动主持人普竞介绍,王元翰的诗文是华宁县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散佚各处的珍贵文献系统搜集、精心校注、结集出版,使其得以完整、规范地保存并流传后世,是对先人文化创造力的尊重,也是地方政府和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整理出版发行《王元翰诗集》意义深远,十分重要和必要,是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一次深度挖掘与有效保护。《王元翰诗集》是弘扬王元翰精神品格的重要载体,其诗文中,既有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也有对民生疾苦的真诚体恤,既有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有对山川风物的深情吟咏。这是儒家士大夫的担当意识、忧患意识与高洁情操的体现,后人可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王元翰诗集》新书的发布,是提升地域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的有力抓手。王元翰是华宁人的骄傲,他的事迹与诗文,是连接过去与现在、凝聚乡情与人心的重要纽带。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了解王元翰、认识王元翰、学习王元翰,有助于激发大家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共同守护精神家园。王元翰诗文中蕴含的求真务实、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等价值理念,对于当今时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活动现场,文化学者魏祖胜、副县长何文珠对先贤王元翰及其作品予高度评价,对本次活动予高度认可。该书主编、华宁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徐培钟倾情讲述了疫情期间出省收集散落各地文献的艰辛与不易。现场还组织诗歌爱好者朗诵了王元翰三首代表作,分别是《太华寺》、《游慈光寺》、《水明楼听雁》。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讲话中曾援引了王元翰《太华寺》中的名句“渔灯初照四三点,春色高凭十万家”,生动诠释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更以诗意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深刻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据悉,华宁县诗词楹联学会将向华宁县67家行政单位(包括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办,纪委、各中学、中心校,各乡镇等)、及玉溪市所辖市区县楹联学会、企业、王氐后人代表、海关村委会、世家村民小组捐赠新书《王元翰诗集》1900本,活动当日已捐赠500余本。
发布会结束后,参加活动的极大部分人员还去参观了华宁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和对该次活动赞助的企业,以及位于海关村委会世家村民小组的王元翰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