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学院大学生拍摄周口大工匠张振福泥塑专题资讯
中国都市报道网河南讯(程传忠 报道 )3月21日—23日,福建省龙岩学院大四学生唐子璇等一行带着摄像机、灯光等器材,来到位于郸城县洺北工业大道的周口大工匠张振福陶瓷泥塑工作室,看到琳琅满目的丹钧泥塑,唐子璇同学激动地说:“张老师的丹钧泥塑,大拙大美,来到现场零距离欣赏,比在网上看到的图片要美上好多倍,作品的细微之处尽显泥人的灵动性,釉色的变化,炫彩如梦幻般神奇。”
大学生们被张振福大师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千里迢迢不辞路途劳顿,随即对张振福大师制作丹钧泥塑跟踪拍摄:打浆,练泥、塑型,阴干、上釉色,着釉色,装窑、烧制、出窑等70多道工序。
张振福老师现场用8公斤黄河泥做原料,花费30分钟时间创作一件原生态泥塑《开学第一天》,表现的是夏天的场景,上世纪七十年代豫东农村的孩子,在开学的第一天,背着书包兴高采烈的上学去,作品夸张淳朴生动,长18厘米,宽16厘米,高33厘米。
经过3天的拍摄,记录了张振福老师原生态泥塑和丹钧泥塑的制作流程以及烧制过程。
张振福说:“泥人造型可随时创新,但釉料必须守正,守护传统根脉,我历经千辛万苦参照老子炼丹技法,采用天然矿物质原料加入朱砂 ,利用球磨机研磨48小时,用100目网筛过滤出纯天然陶瓷釉。把泥人与丹钧相结合,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丹钧泥塑。”
唐子璇同学介绍:“我们见到过好多泥塑艺术,也见到过各个地方的陶瓷艺术,屡见不鲜,但是 像张老师这样别具一格的丹钧泥塑,还是首次遇见,这种非遗作品具有历史意义、文化价值,有明显的豫东地域特征 。” 张振福主张通过跨界融合、材质革新和技艺升级,推动丹钧泥塑产业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其先后应邀赴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文化交流和艺术展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