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新能源与新材料学院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开讲

2025-11-10未知 作 者:娄翔宇浏览:

以“四个梦想”点亮学子成长之路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生涯教育,引导材料学子顺应时代浪潮、勇担青春使命、立志成才报国,11月5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新能源与新材料学院特别邀请2013届优秀校友、现任华润燃气哈尔滨区域公司总经理刘元鑫重返母校,带来了一场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的励志讲座。

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期盼中拉开帷幕。开场伊始,刘元鑫校友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在母校的求学时光,那些伏案苦读的日夜、师生切磋的场景、社团实践的历练历历在目。他由衷感慨,正是母校严谨的治学氛围筑牢了扎实的专业根基,老师们的悉心教诲锤炼了坚韧不拔的品格,这些宝贵财富成为他职场生涯中披荆斩棘的不竭动力,字里行间满是对母校培育的感恩之情。随后,他结合自身从基层岗位起步,一步步成长为企业区域负责人的奋斗历程,围绕“筑家乡、尽本心、当英雄、聚团队”四大核心主题,为在场学子展开了一场深入浅出、干货满满的分享。

 

“筑家乡”——心怀桑梓情,扎根沃土显担当

“把个人发展的‘小我’融入国家需要、区域发展的‘大我’,才能让青春更有分量。”刘元鑫校友首先阐释了“筑家乡”的梦想内核。作为从辽宁丹东走出的学子,他毕业后毅然选择深耕东北能源领域,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区域振兴紧密相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筑家乡”的赤子情怀。他以华润燃气在哈尔滨区域的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企业在保障城市能源安全、优化民生服务、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重要举措与突出贡献。他勉励学子们,无论未来走向何方,都要永葆反哺之心,主动将专业所长投向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征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

“尽本心”——恪守职业魂,精益求精铸匠心

谈及“尽本心”,刘元鑫校友结合自身十余年一线深耕与管理实战经验,深刻解读了敬业、专注与坚持的职业真谛。他坦言,成功从非一蹴而就的偶然,而是源于对每一个岗位的敬畏、每一项职责的坚守、每一个细节的雕琢。分享中,他结合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项目瓶颈等真实案例,讲述了团队如何以“钉钉子”精神攻克难关,强调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面对何种境遇,都要守住初心、恪守职业道德,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磨业务能力。他寄语同学们,在校期间要沉下心来打牢专业基础,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唯有厚积薄发,才能在机遇来临时牢牢把握。

“当英雄”——勇立潮头志,危难时刻显本色

“‘当英雄’不是追求个人主义的张扬,而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责任与魄力。”刘元鑫校友的这句话引发了在场学子的强烈共鸣。他以亲身经历的冬季燃气保供、应急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为例,生动描绘了华润燃气人“闻令而动、向险而行”的感人场景——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他们顶着风雪排查管线;突发险情时,他们通宵达旦抢修保供,用坚守筑牢城市能源“生命线”。他指出,“英雄”的底色藏在日常的尽职尽责里,更闪耀在危难时刻的义无反顾中。他鼓励学子们要敢于走出舒适区,主动迎接挑战,在攻坚克难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成长为能扛起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

“聚团队”——凝聚向心力,众志成城创未来

作为区域公司的管理者,刘元鑫校友对“聚团队”的重要性有着深刻体悟。他强调,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团队协作才是成就事业的核心保障。分享中,他结合企业管理实践,从建立信任机制、强化有效沟通、搭建共享平台、赋能团队成员等方面,拆解了构建高效协同、凝聚力强的团队文化的关键密码。他谈到,优秀的团队既要“各尽其才”,让每个人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更要“同心同向”,形成目标一致、互帮互助的合力。他期望学弟学妹们从校园生活开始,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集体中找准定位、贡献力量,在协作共赢中提升自我。

 

整场讲座掌声不断、氛围热烈,刘元鑫校友的奋斗历程振奋人心,人生智慧引人深思,为在校学子送上了一份宝贵的“成长指南”,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自信与奋斗热情。此次讲座是新能源与新材料学院整合校友资源、赋能学子成长的重要举措,不仅搭建了校友与母校的情感桥梁,更为职业生涯教育注入了鲜活力量。未来,学院将持续深耕校友资源,开展更多优质育人活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学子成长成才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