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宏:在“有尊严的生命维持”中书写爱的篇章
2025-09-04郑州市上街区中医院 作 者:程传忠浏览:次
中国都市报道网河南讯(程传忠 报道 通讯员:胡克俭)60岁的史老太太在家中突发口齿不清、言语不利,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诊断为脑干梗死。因继发肺栓塞、中枢性呼吸衰竭等多种严重病症,转往省城大医院,接受了气管切开手术,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家人忧愁不已。在亲戚的介绍下,家人将拔管困难、痰液难排的老太太转到了郑州西部地区老年医学金牌科室——郑州市上街区中医院老年医学科,找到了赵梓宏医生。
此时,患者气管切开伴呼吸机辅助呼吸已长达100多天,意识模糊、精神萎靡,口中痰液不断,气管处还不时喷出大量痰液。痰培养报告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5种基础病的诊断清单,让治疗充满了挑战。家属心急如焚,赵梓宏医生深知责任重大。
赵梓宏没有丝毫退缩,迅速为患者制定了全面的安宁疗护方案。她深知,安宁疗护的奇迹,往往藏在不追求“治愈”的坚守里。她没有执着于对抗病灶,而是将重点放在“有尊严的生命维持”上。
每天清晨,赵医生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病房。不只是简单查看指标,而是俯身观察患者的细微反应:痰液的黏稠度变化了吗?呼吸节奏是否平稳?甚至连患者无意识的肢体动作,都被她记在笔记本上。“每两小时翻身叩背一次,清理痰液时动作轻缓些,防止患者因插管拉扯疼痛而抽搐。”她这样叮嘱护理团队,也常自己亲自动手,带着无菌手套清理气管切口的分泌物、用吸痰器帮助患者排痰。
在饮食上,她反复叮嘱护士护工精心调整鼻饲饮食的温度、速度、营养配比及入量,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又不至于过多导致消化不良产生呕吐。在药物治疗方面,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抗炎治疗精准而克制,化痰平喘的药物剂量反复斟酌,既不让患者身体承受过度治疗的负担,也不让感染肆意蔓延。
除了身体上的治疗与护理,赵医生还格外注重患者的心理关怀。随着患者意识逐渐恢复,面对自己糟糕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难免会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赵医生和医护人员、护工们常常在查房、巡视、喂饭、翻身等日常医疗护理过程中,用温暖的话语鼓励患者,增强她战胜病魔的信心。
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奇迹悄然发生。曾经意识模糊的患者已能端坐,可以与医护人员对视,家属探望时会轻轻点头给予回应,痰液喷出的频率渐渐降低,呼吸机及中心氧气吸入也已撤除。曾让家属焦虑的“拔管困难”,在赵医生所秉持的安宁疗护理念里有了新的注解:生命的质量从不取决于是否脱离器械,而在于每一刻是否舒适、有尊严。
当患者平稳呼吸、生命体征稳定,当家属从日夜守护的焦虑中得到喘息,这场与病痛的持久战,已然有了最温暖的答案。赵梓宏用他的专业与爱心,诠释了安宁疗护的真谛,让患者在生命最后的旅程中,感受到了最珍贵的安宁。 (郑州市上街区中医院 胡克俭)